鉴于新冠肺炎疫情,按照教育部、吉林省教育厅关于推迟2020春季开学时间的要求和部署,对大学生延期开学的相关工作有如下几点建议:
一、开展线上学生安全健康教育
目前大学生尚未返校,网络媒体信息繁杂,要提醒学生不信谣,不传谣,相信科学。建议学校的卫生机构、健康教育部门通过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以知识问答的形式,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传染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等内容,分析学生线上参与及有效答题情况,了解大学生对传染病的认知、行为;采取健康知识讲座、安全健康手册宣传、每日健康打卡等多种途径的健康教育,有效提高大学生安全健康防控意识及应对能力。
二、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
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建议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等部门,通过学校官方网络平台,发放大学生心理健康读物,开展大学生健康知识讲座,开设疫病咨询热线,针对疫情给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困扰,进行解答;江苏省教育厅委托省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研究中心组织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手册于2月13日发布,电子版将推送给全省每一位大学生,为大学生“抗疫、护心、复学”提供精准支持。建议推荐学生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手册”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课程,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信息辨别能力;对于个别有心理疏导需求的学生要特别关注,建议组织熟悉学生的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干部及相关社团协助开展学生的思想疏导工作,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营造轻松的沟通交流氛围,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疫情,减轻恐惧、焦虑等心理。
三、明确 “停课不停学”学什么,怎么学
教育部门提出 “停课不停学”互联网学习方式,并对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及学习平台给出了具体指导意见。
1.建议学校建设“公共健康教育”网络课程,作为学生的公选课程进行学习,加强生命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计入学生学分,有效推进安全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
2.建议学校采用多种形式,宣传、学习防疫阻击战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弘扬社会美德,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组织学生通过学校网络平台学习,同时定期发送学生学习先进事迹及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报道。
3.对于在校生的线上课程教学,要符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建议任课教师做好课程教学预案,包括线上教学内容及复课后的教学安排。尤其是,对于实验或实践类课程,要做好教学内容方面的预案,线上设计理论知识学习或观看视频讲解示范,复课后进行集中实操训练等;对于不具备线上学习条件的学生,需建立定时沟通,给出合理的学习建议,单独制定复课后的学习要求及安排;教学管理方面,要通过学习平台进行及时统计,每次课学生线上活动参与及完成情况,对于影响学习的因素进行分析,做出及时反应,做好学习情况监控,确保线上学习的效果。
4.做好实习期学生的防控工作。建议实习单位没有复工的学生,以复习准备相关专业考试为主,做好个人防范,减少外出,与所属院系班级保持联系实行每日汇报,疫情结束后再继续实习。对于实习单位要求复工的情况,建议学校了解实习所属地及实习单位的官方信息是否具备复工条件,确保学生健康安全的情况下才可以到实习单位复工。
5.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统计及发布工作。2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适度扩大硕士研究生和专升本规模,增加基层医疗、社会服务等岗位招募。”建议学校切实发布与毕业生相关的信息,帮助学生明确毕业方向,对于选择升学和就业的学生给与不同的指导。及时发布各类考试信息,为部分需要现场确认的工作提供便利服务。同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大学的一项重要工作,建议学校加强与所在地人才资源部门联系,及时了解人才市场的动向,为大学生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广开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