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议政献策>>大会建言

关于加快医药产业发展以高新技术引领产业转型的建议

张立新常务委员(工商联)

[发布日期: 2018-03-20]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全市上下全力推进绿色转型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新五样”绿色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医药产业作为“五大产业”之一尽管取得长足进步,但仍属于低水平发展阶段,要实现医药产业突破性发展,必须以良好医药资源和现有的产业基础为依托,更好地融合创新的理念,以高新技术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一、发展现状

  当前,我市已经形成具有长白山区域特色的医药产业体系。从发展规模看,2016年全市有48户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全年完成总产值208亿元、利润6.3亿元、税金6.2亿元,同比增长5.3%、77.5%和37.7%。从产业布局看,全市拥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有23户,全部通过了国家新版GMP认证,在现有的15个剂型中,涵盖了化药、中成药、中药饮片、医用氧四大类产品564个药品批准文号。重点骨干龙头企业施慧达药业全年完成产值35.7亿元,同比增长20.6%,上缴税金4亿元。从发展优势看,白山最大的优势是青山绿水,森林覆盖率达到83%,野生药用植物97科900多种,药用动物120多种,药用矿产20多种。尤其是以人参、红景天、刺五加、五味子、蒲公英、林蛙等为代表的医药资源,质量、产量均居全国之冠。从人才支撑看,全市现有600多人从事新药、特药研究开发,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有200多人。从政策环境看,白山主体功能区建设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做强“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全面实施,为医药产业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生态和政策保障。

  二、存在问题

  (一)产业规模效应不突出。产业布局分散,组织松散,龙头企业不多,拳头产品少,市场竞争力不强。与通化相比,通化规模以上医药企业数量已达到160余家,是我们的6.9倍。

  (二)缺乏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多数医药企业缺少现代化管理的意识、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精神,一些关键生产岗位缺少专业技术人员,掌握高新技术人才奇缺。

  (三)资金投入不足。多数企业是靠自筹资金,债务沉重,缺少流动资金,在新药、特药、生物制药的开发、推广、升级上缺少专项支持,严重制约了发展。

  (四)产品附加值低。企业产品单一,大部分产品都是滋补、保健类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

  三、对策建议

  (一)夯实基础,有效整合医药优势资源

  建议市委、市政府成立医药产业发展专门议事决策机构。一要做好科学规划。围绕白山医药发展产业实际,高起点、高标准科学制定医药产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可邀请相关专家进行科学的规划论证,确保规划的科学性、长久性、可持续性。二要加大行业调研。突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调查分析本地产业产品优势,有针对性制定优惠政策,突出对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产品注入精力和帮扶举措。三要实行开发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实行保护开发并举,按照“突破传统格局,引领健康需求,形成示范效应,确定领先地位”为发展主线,全力打造“健康药品开发生产基地”、“健康功能食品生产基地”。四要整合特色资源。加快推进以“绿色资源”为主导,按照“种养加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盘活小群体、培育大规模”,尽快形成产业规模化发展。五要打造优质品牌。围绕打响长白山原生态、无公害高端品牌,努力培育绿色无公害中药材,逐步建立道地中药材原产地域保护基地,走原产地中药材“品牌”之路,逐步提升市场规模和等级。

  (二)产业引领,鼓励科技型医药企业集群发展

  建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谋划大项目、大产业,构筑医药高新技术产业群。要重点实施“五项工程”:一是引领工程。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以人参产业为基础,集中整合优势资源,强化产业收拢,推进国际化标准市场建设,强化人参标准制定和市场主导权。二是培育工程。可结合林改、林管把中草药种植与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培育一批种植基地,为医药产业后续大发展补充资源。三是帮扶工程。切实加大对重点产业的资金扶持,从延伸产业链条的角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市场监管,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四是造血工程。围绕现有的生物制剂、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及独家自主产权的创新药,加快创新药物的研发,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五是聚合工程。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引领那些投入小、产出高、附加值高的民营科技企业投身到高科技产业中来,推动由小到大,由大到强,集群发展。

  (三)强化建设,树立“抓软环境就是抓发展”理念

  做大做强医药产业,离不开抓软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建议政府出重拳治理软环境,努力实现服务大提升、建设零干扰、发展无障碍。一要打造诚信政府,营造亲商安商环境。依法依规承诺,一以贯之对诺,确保承诺事项不因政府换届、领导调整而改变。强化政策重商,加快现有政策落地,释放政策红利,打造“留得住”的投资环境。二要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提供贴心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和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运行规则和办事程序。三要强化软环境治理。建立企业评议制度,定期对相关部门进行评议。加大案件查处力度,着眼于软环境的新问题,突出查处“推绕拖”等不作为问题,用硬措施改善软环境。四要加大监管力度。形成公、检、法、司、监察、人事、组织、宣传、统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参与的监管体系,以最大力度、最大能力把民营经济发展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来源:政协白山市八届二次会议会议材料   责任编辑: 信息中心
分享到:微信QQ好友QQ空间新浪微博我的搜狐人人网

上一篇: 关于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提升白山文化软实力的建议

下一篇: 关于做好学前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My JSP 'foot.jsp' starting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