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近年来,市区两级对市区旅游产业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加大了旅游景点的开发及各项设施建设,形成了生态旅游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格局。同时也要看到,市区旅游产业潜在的功能还需进一步挖掘,发展的空间依然比较广阔。
一、市区旅游资源开发基本情况
近年来,浑江区积极发展生态全域游、红色经典游、民俗文化游、冬季冰雪游等,已培育形成国家A级旅游景区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全国百家经典红色旅游景区1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3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1家,4星级乡村旅馆1家,农业观光园2个,发展农家乐92家。
2018年,浑江区重点在建旅游项目4个,分别为:泰安湖满族风情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高丽沟农业观光园、中天农业生态园、中天满族风情园,计划总投资11.2亿元,已完成投资1.82亿元。重点谋划三道沟镇鸭绿江国际康养小镇、五间房四方山景区、三道沟温泉度假区等7个旅游项目,计划总投资29亿元。
2018年全区主要景区接待人数28.3万人次,车辆近10万辆次,游客主要来源为市区及周边居民,沈阳、长春、通化等方向游客。
二、市区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旅游标识体系不健全,游客服务中心少,旅游信息化水平不高,A级旅游厕所数量少,停车场不足,游客往返不便,紧急救援体系不健全等。
二是高峰时段接待能力明显不足。以三道沟为例,去年“五一”期间,仅4月29日进区游客达8000人。去年“十一”黄金周,进区游客达3万人,车辆4000余辆。两个时段均出现了堵车、排队就餐、无法安排住宿等问题。
三是景区开发建设档次不高。三道沟龙山湖景区目前服务设施主要由本市中小型民企和农民兴办,老道洞景区主要由河口村农民自发建设,狼洞沟景区主要由七道江村投资建设,六道江溶洞景区已多年未得到修缮。总体上讲,在思想理念、投资能力、硬件建设、软件开发等方面差距较大。
三、对加快开发市区旅游资源的建议
当前,随着沈白高铁的兴建,辉白高速和市区至三道沟公路的开通,开发市区旅游资源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建议市区两级未雨绸缪、合力攻坚,努力把市区打造成鸭绿江旅游带重要节点、长白山旅游重要枢纽。
1.市区联动,政策支撑。从行业管理看,景区规划、项目审批、交通设施建设、交通和治安管理、卫生防疫等方面都需要市、区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从资金投入看,需共同向上争取资金,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还需研究制定鼓励社会资本开发旅游资源的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展融资渠道,打破资金制约瓶颈。
2.统筹规划,文旅融合。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高起点规划景点、景区,既要突出生态又要彰显地域、民俗、红色等文化元素。重点打造七道江红色旅游小镇和三道沟龙山湖景区。将“七道江会议旧址”与靖宇县“全国青少年长白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临江“四保临江纪念馆”有机结合起来,编织白山红色景观链。完善旅游路线及景点设置,将市区重点景区道路纳入公路交通网络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市区及三道沟沿线配套设施,科学布置景点,带动沿线村屯发展农家乐、乡村游等致富项目。谋划实施冬季旅游项目,如冬捕、冰雪娱乐、汽车飘移、冰上自驾等,由三季游变为四季游。
3.走出国门,突出特色。三道沟与朝鲜隔江相望,边境线长达45公里,特别是云峰库区总面积达69平方公里。在这里,湖面荡舟既可欣赏山湖风景,又可领略异域风情,发展跨境旅游得天独厚。目前,已有旅游公司正在谋划对朝水上一日游项目,建议有关部门给予支持和配合。
4.依托旅游,多业并举。深度打造长白山山货市场,与市区景点一并纳入旅游线路。科学开发三道沟渔业资源,加快申办三道沟鱼类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加强库区管理,防止过度捕捞。延长松花石、琥珀木、林蛙油、板栗、五味子、弥猴桃等产业链条,将特产业与旅游业有机融合,形成观光、采摘、加工、线上线下销售产业链条。最大化地抢救挖掘民间传统、传说、手工艺等文化资源,以此作为依托,为旅游衍生产业提供丰富的人文基础。
5.申请标志,推出品牌。白山市区四季分明,风景秀丽。特别是三道沟自然风光秀美,生态环境优越,负氧离子高达2万多,具备打造富有特色的旅游地理品牌的条件。“养老小城”、“深呼吸小镇”,这些概念在全国都有城市在使用,我们可以打造“深睡眠小镇”的概念,并抓紧将此申请为国家地理旅游标志。
6.区域整合,带动周边。高铁开通后,白山将成为我省东南部交通枢纽,辐射周边能力大大提升。借此,要努力打造三道沟等富有影响力的龙头景点,通过它们吸引并留住游客。同时推介江源的干饭盆、松花石博物馆,临江的溪谷、苇沙河、“四保临江纪念馆”,靖宇的仁义砬子、杨靖宇殉国地等,拉长链条,形成一小时旅游圈,做强旅游业,为白山绿色转型全面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